随时随地绿会保护地

时间:2021/09/26

字体:[ ]
64.2K

                

项目内容

2000年中国签署《联合国千年宣言》,该宣言提出2010-2015年各签约国要完成八项“千年发展目标”。2015年7月,中国公布《中国实施千年发展目标报告》,在总共八项发展目标中只有一项没有实现,即7B项:“减少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全球范围的生物多样性快速丧失和中国现有保护体制中存在的不足,使得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形势不容乐观。为此,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国绿发会)于2016年4月正式启动“中国绿发会保护地(CCAfa)”体系建设,鼓励并支持志愿者、民间组织、有关机构及社区加入,其核心特点是以特定物种为核心,横向、动态及时有效的社区人民保护体系。该体系保护范围不受保护区勘界、审定的约束,可根据物种的迁移路线、物种栖息地的变化而随之改变。截止到2020年8月,中国绿发会已在全国30多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和1个海外社区共建有163个保护地,保护对象涵盖不同类型,其中生态系统的22个,动物的101个(极危20个,濒危25个,易危15个,近危4个,无危18个,非限定15个),植物的21个(极危6个,濒危2个,易危3个,无危6个,非限定2个),自然景观(如千年鸟道、暗夜星空)的7个,人文景观(如古刹、古村落等)的12个。保护成效显著。与由政府主导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机制不同,该体系提出,充分利用社会组织运作灵活,可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参与的特点,面向全社会开放保护地建设。通过建立保护地,有效地保护了江苏东台条子泥、上海南汇东滩、河北曹妃甸等湿地生态系统,巡护救助穿山甲、斑海豹、东方白鹳、大鸨等以及就地保护古树(如古枣树、古腺柳)和迁地保护五小叶槭等珍稀濒危动植物,具有显著的生态环境效益。依托各地志愿者,中国绿发会保护地体系开展线上和线下科普宣传活动,参加互动人次超300万次;开展“公民科学家”项目,共上传GBIF共享12组350多条物种记录。同时推动地方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抓手,发展绿色产业,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和就业,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效益。包括崖沙燕、遗鸥、伊犁鼠兔在内,中国绿发会建设的160多个“中国绿发会保护地”,地域涵盖西藏、新疆、河南、甘肃、内蒙古、宁夏、青海、海南、河北、湖北、湖南等30多个省、自治区,保护对象涉及暗夜星空、古树、古文物、沙漠湿地、五小叶槭、中华对角羚、南海珊瑚、白海豚、斑海豹等。部分物种如大鸨、斑海豹,更是已经建立起其迁徙路线沿线停落点的所有保护地和保护团队。
“中国绿发会保护地”作为中国绿发会工作的重中之重,仍在快速稳步推进。每一个“中国绿发会保护地”都蕴含着一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中国故事”。“中国绿发会保护地”凝聚了政府、科研机构、民间环保组织、一线志愿者等各层级力量,发动全社会参与生态保护,是中国绿发会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和有效途径。我们也希望更多单位、个人可以了解、支持这项工作,为共同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一、生态系统类型案例
湿地保护地·东台条子泥条子泥曾是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的一部分,后来被调整出去了。2017年,条子泥滨海滩涂湿地面临二期围垦,当地“让候鸟飞”公益基金与绿发会合作共建保护地。绿发会通过呼吁和建议,并向IUCN发函以及在联合国国际重要湿地公约(RAMSAR)会议上反复重申条子泥的重要性,最终条子泥与高泥、东沙区域一起纳入我国提交的“渤海湾-黄海海岸带等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范围 。东条子.png二、濒危物种类型案例伊犁鼠兔保护地·精河2016年5月22日,中国绿发会联合新疆环保厅、精河有关部门,共同开展建设“中国绿发会伊犁鼠兔保护地·精河”,并在保护地内设立三个分站点,对伊犁鼠兔活动的核心区域进行重点保护。伊犁鼠兔命名30周年,中国自然保护区创建60周年之际,伊犁鼠兔保护地的建立,标志着伊犁鼠兔的保护进入实质阶段,伊犁鼠兔在天山上有了一个自己的安全家园。下一步期望通过2016年天山一号冰川综合科学考察的契机,把一号冰川保护区域正式建成自然保护区,更好的保护伊犁鼠兔,保护新疆天山的生物多样性。伊犁鼠兔.png
穿山甲保护地穿山甲的鳞片可以入药,长时间遭受盗猎,野外数量锐减。从2017年8月起,由中国绿发会主动发起,与当地志愿者或是森林公安联合,在穿山甲出没或是野放地附近已建立了12个穿山甲保护地。通过不定期进行巡护,共接力直接参与救助过五只穿山甲,其中两只中华穿山甲成功救助并野放,一只马来穿山甲未救助成活,还有三只(一只马来和两只中华)在线追踪沟通过。还通过在附近安装红外相机监测,有幸清楚拍到野外穿山甲的影像。还经志愿者提供线索,找到过穿山甲鳞片。穿山甲.png执行计划【项目执行计划】2020年度:1.  年初组织第一次线上培训,部署全年中国绿发会保护地的宣传科普工作;2.  各中国绿发会保护地根据自己保护物种、环境的重点方向,组织开展巡护、救助、宣传工作;3.  专职人员对各保护地开展的工作定期发布、宣传等;4.  针对某些物种的突发事件,绿会组织多个保护地、志愿者共同展开救助活动;5.  年中,再次针对各保护地开展1次救助技术提升培训活动;6.  年末总结保护地工作经验,整理出《中国绿发会保护地》书籍并出版印刷5000册。7.  年末,召开1次中国绿发会保护地工作会议,所有保护地参会,且邀请相关专家、优秀志愿者等参与其中。预算.png

                                   



             

【打印本页】
【关闭页面】

Produced By 澶ф眽缃戠粶 澶ф眽鐗堥�氬彂甯冪郴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