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益项目
>
公益项目
为江豚组建护卫队
时间:2021/09/26
字体:[
大
中
小
]
64.2K
项目内容
项目介绍:
2017年7月,长江崇明岛西部水域发现江豚新种群,为长江亚种,是江豚属中最濒危的地理种群,约有30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但如何保护好该种群,值得我们关注、深思。对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来说,往往要通过豚类科普馆,以及影像宣传材料了解江豚。如水族馆中的江豚,虽然自由受限,但专人照顾,最起码食物、安全无忧,以至于很多人单纯认为江豚生活应是这样:
然而现实中在野外生活的江豚却会遭遇这样的厄运:
搁浅死亡的江豚
江豚被螺旋桨打伤致死它们的微笑闻名世界,即使死亡也带不走那张笑脸。然而再美的笑容,也改变不了他们濒危的生存境遇。搁浅、误捕、螺旋桨打伤、水体污染、水位下降、江湖淤积、食饵减少、采挖江砂……都成为它们生存面临的致命威胁。
长江江豚是全球唯一的江豚淡水亚种,已在地球上生存2500万年,它们性情活泼,常在水中上游下窜,身体不停地翻滚、跳跃、点头、喷水、突然转向等动作,成为摄影师捕捉和拍摄的焦点。江豚和白鱀豚是长江中仅存的淡水豚类,白鱀豚濒临灭绝踪迹难寻;而截止到2012年,长江江豚数量仅存1200头左右,仍呈下降趋势,如不抓紧保护,江豚预计会在10~15年内走向灭绝,长江中将再无淡水豚类。国际淡水豚类专家、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王丁介绍说,食物链中间环节出现生物灭绝都可能造成食物链崩塌。作为长江生态系统顶级物种,如果江豚也消失,则标志整个长江自然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出现巨大改变,水生物种消亡序幕可能就此拉开。王丁说:“从生物学意义看,白鱀豚、白鲟、鲥鱼等相近物种,几乎同步走向灭绝,这意味着长江生态在这一段时期发生严重突变。”庆幸政府、公众对保护江豚十分重视。2017年5月9日上午9点,农业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组织“长江江豚升级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专题论证会”在上海启幕,最终会议一致通过提议,将江豚由二级提升为一级国家保护动物。如何保护新发现的长江江豚种群以及更多的江豚?此前,中国绿发会已在铜陵、芜湖、东洞庭湖等地设立中华江豚保护地,并联合当地环保志愿者、渔民等爱心人士共同巡江护豚。
我们要做这些事情:
1、巡护江豚生活重点区域,打击一切非法捕鱼行为和破坏江豚栖息地行为。2、发动更多渔民加入保护江豚行动,抵制绝户网、迷魂阵、电捕鱼等,为江豚留下足够生活空间。3、做好江豚野外种群监测,记录江豚生活习性,为保护江豚种群和科学巡护打下扎实基础。4、加强对新发现长江亚种保护,发动更多力量推进重点区域合理禁渔工作。5、开展长江流域非法排污监督和举报工作,保护好长江生态环境是守护江豚必由之路。
我们需要以下方面的帮助:
我们是谁: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是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科协主管、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全国性公益公募基金会。其前身为1985年由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吕正操、钱昌照、包尔汉等同志创立的中国麋鹿基金会。中国绿发会是今年9 月1日《慈善法》实施以来全国首批认定公募资格的16家慈善组织之一,长期致力于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绿色发展事业。
项目背景
【打印本页】
【关闭页面】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