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益项目
>
公益项目
想把我讲给你听
时间:2021/09/26
字体:[
大
中
小
]
64.2K
项目内容
项目介绍:
曾经的故事,以及故事里的辛酸美好,不应该任其消散在时光里,我们应该将其留下来。“中华大鸨保护地·长垣”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绿会)成立的首个保护地,保护地主任宋克明不爱笑,不爱说话,更喜欢用行动来印证自己对大鸨的热爱。夏天,可以说是宋克明和他的团队相对清闲的时刻。随着夏天瓜果的成熟,宋克明他们需要做的除了家里的农忙外,还有跟农民沟通,用合理的方式驱鸟,避免鸟儿啄食瓜果。这些工作,相对于冬天来说,宋克明觉得压力小很多,也轻松很多。
冬天,国家重点保护濒危动物,在我国仅存500余只的大鸨会来到长垣所处的黄河湿地,在这里越冬。每当这个时候,宋克明和他的队伍,就开始和盗猎分子进行拉锯战——夜巡、报警、追捕扭送至派出所。
月黑风高,寒冬雪路、偶尔人声伴随着远处的闪烁的光亮、猎狗吠叫、盗猎车辆——摩托车嗡鸣,并伴有闪烁的警灯……这些因素的组合,可以构建出好莱坞大片般的效果,而实际上这些背后,却往往伴随着受伤、意外和家人的整夜牵挂。-------
在唐山的滨海湿地,是绿会“中华水鸟保护地·唐山”。在这里,有一个野生动物救护站,救护站的站长、救护员、清洁员、记录员……都由保护地主任田志伟一人承担。最近,老田又担当起了保姆的角色。
最近,由于救助站所在的大清河盐场要放水,为避免在此繁殖的鸟儿们巢穴遭水淹,老田和环保伙伴们捡回了180多个鸟蛋,进行人工孵化。随着小鸟宝宝的陆续破壳,给鸟宝宝们喂食小鱼、面包虫等,成了老田一项重要工作。
此外,老田偶尔还会客串一下“红娘”,目前最成功的要数成功被救治但错过回归种群而孤独在此的斑头雁和家鹅的跨种群恋爱了。
斑头雁与家鹅出双入对,前面没有额突的为斑头雁。现在斑头雁和家鹅已经有了爱情的结晶,我们称之为斑头鹅,这可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斑头雁与家鹅的杂交记录。
已经“长大成鹅”的斑头鹅,整个身体外更形像鸿雁,但是有额突,说明有返祖现象
眼睛受伤,被田志伟救助逐渐恢复的雕鸮也要来凑个热闹生命的救与助,总有数不尽的感人画面,啾啾鸟鸣,回馈着生命的坚强和不易。---------
古枣树是河南新郑人民的宝。虬枝峥嵘,夏洒一片凉荫,秋结一树红果。古枣树的每一圈年轮,都凝结着新郑和新郑人的寒暑交替。彭保红是一位看似柔弱的女性,然而她“中华古枣树保护地·新郑”主任的身份,彰显着她的付出和坚守。从关注古枣树和古建筑,到保护它们为他们呐喊,再到联合村民共同为保护新郑古枣树因“移栽致死”而不断申诉、配合绿会开展保护古枣树环境公益诉讼……志愿者的护树行动,赋予了古枣树新的时代内涵。
一村民抱着被挖出又遭丢弃的古枣树哭泣
志愿者与法院工作人员到被砍伐古枣树现场调查
不会诉说的断树残枝,有着很多值得讲述的故事。……现在,绿会中华保护地的数量,已有接近70个。(点击中华保护地官网:
www.ccafa.org
了解详情,或关注中华保护地微信公众号,随时了解动态。)
每个保护地,散落在中国各地,都有着自然所赋予的独特的山水地貌和人文情怀,有着像宋克明、田志伟、彭保红等志愿者和他们保护对象之间的鲜活故事。故事很小,发生时,或者往往为周边十数人所了解,并最终随着时间消散,存于记忆中待偶然提及。然而故事很真,蘸满了山的朴实、水的透彻和泥土的厚重。这些故事,我们不应该任其飘散在时光中。那些鸟、那些树、那些人……那些故事发生地的山山水水,我们可以真实的留下来。而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把那些故事,用真实的记录,讲给更多人听:1、为中华保护地,包括已经成立的中华保护地和尚待建设的保护地及潜在的合作伙伴,制作精美图册,从图册中读懂每一个保护地故事,了解保护地的山山水水。2、通过图册,宣传和推介保护地,让更多的人/机构了解、接纳和支持中华保护地体系建设。3、通过图册,初步形成我国“中华保护地”体系生态图谱,构建中华保护地生态科考/旅游项目。所做图册将用于中华保护地的保护和宣传推广工作。
项目预算:
备注:1、如该项目达不到原计划募款金额,无法执行该项目,会并入到目的相同或相近的其他公益项目,并向社会公开。2、如该项目有余款,会并入到目的相同或相近的其他公益项目,并向社会公开。3、如果本募捐项目获得其他资金支持或取消的话,所募款项归入绿会公益基金用于支持相关相似公益项目。
项目背景
【打印本页】
【关闭页面】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