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内容
项目介绍
(图片由保护地主任提供)青头潜鸭(学名:Aythya baeri):是雁形目鸭科潜鸭属的鸟类,属于极危物种。青头潜鸭体圆,头大,雄鸟头和颈黑色,并具绿色光泽,眼白色。上体黑褐色,下背和两肩杂以褐色虫蠹状斑,腹部白色,与胸部栗色截然分开,并向上扩展到两胁前面,下腹杂有褐斑;两肋、淡栗褐色,具白色端斑。雌鸟体羽纯褐色。青头潜鸭很少鸣叫,为深水鸟类,善于收拢翅膀潜水。杂食性,主要以水生植物和鱼虾贝壳类为食。繁殖期雄鸭协助雌鸭选择营巢地点,在地面刨出浅坑或集一堆苇草筑巢。雌雄共同参与雏鸟的养育。

(图片由保护地主任提供)青头潜鸭繁殖期主要栖息在富有芦苇和蒲草等水生植物的小湖中,在山区森林地带多水草的小型湖泊、水塘和沼泽地带也常出入。冬季多栖息在大的湖泊、江河、海湾、河口、水塘和沿海沼泽地带。不喜欢水流湍急的河流。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在水边水生植物丛中或附近水面上。青头潜鸭为迁徙性鸟类。每年3月中旬即从南方越冬地迁往北方繁殖;秋季于10月中旬开始迁往南方,少数迟至11月初。迁徙时集成10余只或数十只的小群飞行,队形常呈楔形。飞行高度一般不高,多呈低空飞行。秋季和冬季也集成数十只甚至近百只的大群。有时也与凤头潜鸭或其他潜鸭混群栖息。性胆怯、翅强而有力,飞行甚快、也能很快的在地上行走。善潜水和游泳,在水面起飞也甚灵活。受惊时能立刻从水面冲起。

(图片由保护地主任提供)主要以各种水草的根、叶、茎和种子等为食,也吃软体动物、水生昆虫、甲壳类、蛙等动物性食物。觅食方式主要通过潜水,但也能在水边浅水处直接伸头摄食。2017年8月10日,在民权黄河故道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与郑州师范学院联合开展的鸟类多样性调查中,同步观察记录到珍稀濒危鸟类青头潜鸭3个种群58只,是国内发现较为罕见的青头潜鸭大种群。青头潜鸭在民权黄河故道国家湿地公园被发现,说明湿地公园的环境适于它们的栖息。

(图片由保护地主任提供)河南曾是青头潜鸭的越冬地,鸟类文献中也多有记载,但2016年之前的数十年没有青头潜鸭的观察记录或影像资料,更没有繁殖记录。自今年1月份以来,郑州师范学院李长看一行先后八次来到民权黄河故道湿地公园开展调查,从开始观察到的4只青头潜鸭,到现在已经确认的达到58只。

(图片由保护地主任提供)青头潜鸭曾广泛分布于东亚,因数量急剧下降,1994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入易危物种(VU),2008年升格为频危物种(EN),2013年被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极危物种(CR)。呼吁:希望大家一定不要惊扰它们的生活,这个物种太脆弱了,一定要加强对这个种群的保护。

(图片由保护地主任提供)近年来民权县采取得力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全力抓好黄河故道生态走廊建设和生态保护,每年都吸引了大量游客到此观光游览、休闲娱乐。民权黄河故道国家湿地公园在2017年4月被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设为中华青头潜鸭保护地。
项目预算
执行计划我们要做的事:1、通过组建专业巡护队开展定期巡护工作,减少或杜绝闲杂人员对青头潜鸭的影响,并联合执法部门共同打击盗猎。2、开展青头潜鸭频繁活动区和主要繁殖地的观察、记录等科研工作。3、通过全方位普法宣传,提高民众保护意识。开展青头潜鸭保护讲座、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张贴展板、条幅,发放宣传图画等多种宣传形式,提高野生动物保护、青头潜鸭保护意识,并发展野保志愿者。项目执行方为中华青头潜鸭保护地·民权,执行人为保护地主任李杰。
项目效果以开展监测工作。
关于我们我们是谁: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是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科协主管、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全国性公益公募基金会。其前身为1985年由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吕正操、钱昌照、包尔汉等同志创立的中国麋鹿基金会。中国绿发会是今年9 月1日《慈善法》实施以来全国首批认定公募资格的16家慈善组织之一,长期致力于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绿色发展事业。
发票说明如果您需要捐赠收据,请将捐款记录截图、捐赠人姓名、捐赠数额、邮寄地点等信息,发送邮件至que@cbcgdf.org,我们的工作人员会为您处理。公益捐赠发票将在每月月底统一开具,并会在次月五号前寄出;5000元以上的捐赠将以快递方式寄出;1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捐赠将以挂号信方式寄出;100元及其以下的捐赠需要自取,金额可累计集中开具(需提供捐赠截图或银行汇款回单);( 注:1、如该项目达不到原计划募款金额,无法执行该项目,会并入到目的相同或相近的其他公益项目,并向社会公开。2、如该项目有余款,会并入到目的相同或相近的其他公益项目,并向社会公开。)
项目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