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内容
项目介绍在我国的长江里生活着两种淡水鲸类:白鱀豚和长江江豚,它们形态奇特,活泼可爱,拥有哺乳动物的高智商,非常聪明,两者被统称为长江淡水豚,其中白鱀豚是世界上最濒危的十二种动物之一,由于数量少,学术价值大,很早就引起国内外科技界的高度重视,被誉为“水中国宝”、“长江里的大熊猫”,我国政府1989年就把它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长江经济活动日益频繁,白鱀豚的数量急剧减少,从上世纪80年代的约300头左右,到目前踪迹难觅,处于极度濒危的状态,2007年媒体报道宣布白鱀豚已“功能性灭绝”。

而现在,另一种淡水豚类长江江豚根据科考结论,现状也十分严峻,数量仅剩一千头左右,处于极危状态,农业部2017年将长江江豚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由于长江江豚的数量极为稀少,所以留存的长江江豚的影像资料非常少,现存的影像大多是来自于水生所救助饲养的江豚,而野生状态下的江豚影像资料极难寻觅。由于专业生态摄影师对于长江江豚的习性不是很了解,而江豚研究的专家们对于摄影知识和器材也较为匮乏,所以一直以来这都是困扰着长江江豚保护者的问题。而影像资料的留存,不但对于江豚的保护和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全民普及江豚知识和提高江豚保护意识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保护长江江豚,保护水中国宝, EPNF深感责无旁贷。为此,EPNF计划于2018年春季,联合淡水豚生态学专家华元渝教授及弟子、江豚保护志愿者,在相关科研单位、渔政部门的支持下组织为期20-30天的名为“渡江侦察记”的生态摄影和自然教育公益活动,目的在于:1、通过影像真实记录长江江豚的生存现状和致危因素,如实反映相关地区政府和民众为生态文明建设所做的努力,提升社会公众对长江珍稀水生动物的关注度,依靠影像的力量助力长江江豚保护。2、为当地江豚保护志愿者及巡护人员提供摄影技术培训,帮助当地志愿者设立生态观测点和拍摄点,由当地民众进行管理。3、所拍摄的作品将用于组织主题影展,编制画册,还将提供给科研机构作为野外数据资料,助力科研工作,推动江豚密集栖息地的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项目的执行团队——企业摄影家自然基金(以下简称EPNF),是国内首家以影像公益为切入点,关注生态保护、生态扶贫和自然教育的公益基金。基金以长江江豚作为基金标志,以“用镜头拯救生命”为口号,以影像这一最直观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自然,保护生态,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绿色发展。同时团结国内优秀的企业家、生态摄影师,集结影像的力量,以授人以渔的态度,引导贫困地区的人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正确的利用生态环境获益,解决或减少贫困的发生,并致力于中国境内的湿地、森林,野生动植物物种的研究、观测、与保护。2017年,EPNF成功举办INPA国际自然摄影公益年赛(金江豚杯),来自9个国家和地区的摄影师参赛,作品在全球7个城市巡展,并受到联合国环境署的邀请前往CMS第12届缔约国大会展出,展出结束后作品全部由联合国环境署收藏;2017年EPNF在贵州黔东南州建立自然保护基地,并在保护区缓冲区建立了第一所自然小学;同年EPNF首席野生生物摄影师顾莹作品获得美国最佳自然摄影大奖。



项目预算
执行计划项目执行计划:
时间:本次影像助力行程将于2018年4月10日开始至2018年4月30日结束,由EPNF绿发会企业摄影家自然专项基金执行,覆盖长江淡水豚分布最集中的黑沙洲段,该河段已在2017年5月先行进行了考察。行动领导小组总顾问:长江淡水豚生态学专家 华元渝组 长:EPNF自然基金会长 邹谦副组长:黑沙洲社区副主任王磊;EPNF首席野生生物摄影师 顾莹;EPNF自然基金秘书长 梁曼玲;张峥嵘。行动方案每条船设观测负责人和拍摄技术负责人各一名。拍摄船只由华元渝教授担任总指挥,负责整个船只航行情况,包括和船长商量航行路线、两条船之间沟通、协调两船之间的距离。船只负责人应配备特高频通讯设备和手机,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与其他船只保持联系。拍摄技术负责人由具有丰富野外拍摄经验的EPNF签约摄影师担任,负责本船上拍摄人员的调配、帮助观察者提高观测技能等。观察负责人通过步话机与船长和船只负责人保持联系。a) 船只配置本次拍摄计划配置大小船只共8艘,设主拍摄船2艘,辅助拍摄搜索船只6艘。b) 观察队员配置人员配置主船上设立主拍摄平台和观察平台两个平台。主拍摄员4名,在主船拍摄平台的4个位置上进行轮换。主观察员2名,要求由华元渝教授带领野外观察经验丰富者担任。主观察者使用望远镜观察。主观察员发现动物的当时,应及时通知主拍摄员,并收集的数据包括:时间,动物离船距离和角度,物种以及群体大小。这些数据将在每天考察结束后插入到数据库中。其他船只设立主拍摄平台和观察平台两个平台。主拍摄员2名,在主船拍摄平台的2个位置上进行轮换。主观察员2名,由领野外观察经验丰富者担任。副观察员2名,主副观察员均使用望远镜观察。任何人不能干扰观察员,即使发现动物也不得发出任何提示(除非是白鱀豚)。每次交换位置时,得到轮休机会的观察员负责测量一次考察船航线上的水深,并负责通过无线电向数据记录员通报。项目执行效果:建立影像监测点,印制画册,剪辑纪录短片,组织影展,为国宝留存影像资料。



关于我们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是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科协主管、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全国性公益公募基金会。其前身为1985年由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吕正操、钱昌照、包尔汉等同志创立的中国麋鹿基金会。中国绿发会是2016年9 月1日《慈善法》实施以来全国首批认定公募资格的16家慈善组织之一,长期致力于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绿色发展事业。中国绿发会始终以环境保护为己任,不惧艰难险阻,坚决以法律保障生态环境安全。自2015年,中国绿发会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提起环境公益诉讼,范围涉及海洋污染、破坏人文遗迹、土壤污染、大气污染、危险废弃物非法处置、生态破坏、水污染等各方面,真正做到为人民、为环境。


捐赠回馈所有捐赠人姓名将出现在此次拍摄记录片鸣谢名录中。为对广大爱心捐款网友的感谢,我们特别准备了精美的礼品。捐赠100元可获得纪念章一枚捐赠300元可获得EPNF手机壳一个捐赠500元可获得神秘牧场纪念T恤一件捐赠800元可获得EPNF充电宝一台捐赠1000元可获得华为纪念水杯一个捐赠2000元可获得华为背包一个捐赠3000元可获得EPNF画册一本捐赠5000元可获得施华洛世奇纪念品一个捐赠8000元可获得EPNF和神秘牧场联名户外背包一个捐赠10000元及以上可获得EPNF和神秘牧场联名户外背包并共享此次拍摄的版权。
捐赠前可以留下您的详细联系地址,如果没有收到回馈礼物,可以主动联系项目执行方,并请将您的姓名、电话、详细地址、捐款截图发至info@iepnf.com,联系人:邹先生 电话:13612844655
发票说明如果您需要捐赠收据,请将捐款记录截图、捐赠人姓名、捐赠数额、邮寄地点等信息,发送邮件至que@cbcgdf.org,我们的工作人员会为您处理。
公益捐赠发票将在每月月底统一开具,并会在次月五号前寄出;5000元以上的捐赠将以快递方式寄出;1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捐赠将以挂号信方式寄出;100元及其以下的捐赠需要自取,金额可累计集中开具(需提供捐赠截图或银行汇款回单);( 注:1、如该项目达不到原计划募款金额,无法执行该项目,会并入到目的相同或相近的其他公益项目,并向社会公开。2、如该项目有余款,会并入到目的相同或相近的其他公益项目,并向社会公开。)
项目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