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内容
项目介绍
图片来源于网络云豹(学名:Neofelis nebulosa)为哺乳纲的猫科动物,有三个亚种。云豹是大型猫科动物中仅比石纹猫大的一种,体格大小介于豹和较小型的猫科动物之间,比金钱豹和雪豹小。云豹体长70-110厘米,尾长70-90厘米,尾长与身体比例达到4:5,肩高60-80厘米,体重方面雄性略大于雌性,雄性约23-30(最大40)千克,雌性约16-22千克,为豹亚科最小者。身体两侧有6个云状的暗色斑纹,故名云豹。瞳孔长方形,收缩时纺锤形。犬齿锋利,与前臼齿之间的缝隙较大,长度比例在现存猫科动物中最大,能够咬杀较大猎物,此点与史前已灭绝的剑齿虎相似。


云豹四肢粗短,使得重心降低;带有长长利爪的脚能帮助它们在树间跳跃时牢牢地抓住树枝;又长又粗的尾巴则是它们在攀爬时重要的平衡工具;后腿脚关节非常柔韧,能极大增加脚的旋转幅度;云豹花纹状的外表能够作为它们跟踪猎物和躲避其他食肉动物的伪装。云豹分布于亚洲的东南部,从最西部的尼泊尔开始,一直向东到中国台湾,包括缅甸和中国秦岭以南;往南则从印度东部、中南半岛开始,一直向南到马来半岛等地为止。[3] 夜间活动,善爬树,常从树上跃下捕食猴、鸟、鼠、野兔、小鹿等小型哺乳动物,偶尔偷吃鸡、鸭等家禽。数量稀少,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虽然它的名字有豹这个字,但它不属于豹属,而是独立的云豹属。

云豹栖息于亚热带和热带山地及丘陵常绿林中,最常出现在常绿的热带原始森林,但也能在其他的生境中看到它,如次生林、红树林沼泽、草地、灌木丛和沿海阔叶林,[8] 垂直高度可达海拔1600-3000米,环境温度约在摄氏18-50度间。曾见云豹在喜马拉雅山脚下海拔3000米的地区活动。云豹的威胁主要来自人类,因为人类会使用猎狗来跟踪和围捕它们。出于该原因,云豹会避开人类,很少能在人类定居点附近发现它们。云豹会分享它的大部分活动范围给老虎和豹子,在那些共享区域云豹似乎有相对更多的树栖和夜行的生活时间。其原因是未知的,但研究人员怀疑,老虎和豹会杀死云豹以减少竞争。因此,云豹在晚上更加活跃并且花费更多的时间在树上,以避开那些大型食肉动物。它们经常单独地捕食鸟类、鱼类、猴子、鹿和啮齿动物。猎物物种包括大眼斑雉、短尾猴、懒猴、银叶猴、黑鹿、豚鹿、印度麂、小鼷鹿、野猪、须野猪、马来穿山甲、条纹松鼠、帚尾豪猪和果子狸。它们也会捕杀家畜,包括小牛、猪、山羊和家禽。在野生云豹的粪便中还发现过鱼类,由此认为它们会游泳和捕鱼。云豹通过咬住猎物的后脖子来咬断对手的脊柱,然后将门齿和大犬齿刺入猎物的肉体中,使劲摇晃脑袋,将肉从猎物的残骸上撕扯下来。云豹没有群居或是社会性的证据,因此它们很可能是一种独居的动物。雌云豹多在冬春发情,性周期20-26天,孕期85-93天,于春夏产仔,每胎可以产下2-4只幼豹,多为2只,初生仔体重140-170g。

云豹产于尼泊尔、不丹、印度阿萨姆地区、中南半岛、马来半岛、中国。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和热带林区,北限在陕西秦岭,河南洛阳、甘肃南部,西至西藏察隅等地,南止于海南省,东至浙江省及台湾省。其中包括华南(武夷山等地)、喜马拉雅山东侧。 中国为次要分布区。云豹在贵州的森林植被破坏之前,曾广泛分布于贵州大部分地区的森林环境中,在20世纪50-60年代,每年可收到云豹皮100-200张左右,90年代后由于栖息地减少,云豹的数量锐减,但贵州每年仍能收到云豹皮100张左右。很少见到对云豹进行较深入的种群调查报道,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台湾只有一些打猎者的目击报道,但那些报道并没有得到证实;海南岛的云豹数量非常稀少并面临灭绝的威胁;江西的云豹数量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较多,每年捕获量均在百余只;1984年皖南8个县调查,其中宁国、泾县、歙县和旌德四个县于1983年共收云豹皮19张,其他县极少;1995年3月调查,宁国县林区仍经常有云豹出现,已无人公开狩猎、出售和收购云豹皮张;云豹数量较多的省是江西、福建、湖南、湖北、贵州,20世纪70年代的云豹皮产量均在100张左右,其次是四川、浙江、广东,每年数十张,20世纪70年代与60年代相比,数量变化不大,但70和80年代开始趋于下降,1998年左右数量略有回升,估计中国保有资源量不过数千只;分布于分布区边缘的陕西秦岭和河南的云豹已濒临绝迹。云豹致危因素·云豹是森林动物,森林的破坏已直接影响其种群数量,森林的砍伐使其种群支离破碎,也增加了云豹对传染病的感染性和遭遇自然灾难性事件的概率;·一些盗猎者为追求豹骨及华丽贵重的毛皮而肆意捕杀,20世纪80年代中在一些大城市的裘皮商店中云豹皮常可见到;·林区狩猎极为普遍,云豹赖以生存的食物相应减少,同样影响云豹种群的增长;·农业用地的扩张使云豹栖息地减少,进一步导致云豹袭击农地上家禽家畜的频率上升,村民为了防范而使用毒药杀死了包括云豹在内的捕食者;[8]·非法的国际贸易和走私,黑市交易,宠物需求;宗教仪式上云豹皮的使用;前台湾原住民猎杀云豹作为部落英雄的象征;部分亚洲国家的男人认为拥有一张云豹皮是身份的象征;医学上的应用以及高档餐馆的消费等因素都导致了云豹种群数量的下降;·虽然有禁止捕猎云豹的措施,但仍不能减少缅甸、老挝、越南、柬埔寨、尼泊尔、泰国等地对于云豹的市场需求。云豹已被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已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1987);已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1996),评估等级——濒危物种;一级;已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2004),评估等级——濒危物种(EN A1cd);另外停止虎豹骨入药,减轻了对云豹的捕杀压力。
项目预算
执行计划1、建立中华云豹保护地;2、建立云豹巡护对,针对云豹保护区域进行巡护,禁止任何狩猎活动;3、开展对云豹种群生态和数量的调研。4、加强云豹的宣传工作,提升公众对于云豹保护的意识。
关于我们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是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科协主管、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全国性公益公募基金会。其前身为1985年由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吕正操、钱昌照、包尔汉等同志创立的中国麋鹿基金会。中国绿发会是2016年9 月1日《慈善法》实施以来全国首批认定公募资格的16家慈善组织之一,长期致力于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绿色发展事业。中国绿发会始终以环境保护为己任,不惧艰难险阻,坚决以法律保障生态环境安全。自2015年,中国绿发会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提起环境公益诉讼,范围涉及海洋污染、破坏人文遗迹、土壤污染、大气污染、危险废弃物非法处置、生态破坏、水污染等各方面,真正做到为人民、为环境。


发票说明如果您需要捐赠收据,请将捐款记录截图、捐赠人姓名、捐赠数额、邮寄地点等信息,发送邮件至que@cbcgdf.org,我们的工作人员会为您处理。公益捐赠发票将在每月月底统一开具,并会在次月五号前寄出;5000元以上的捐赠将以快递方式寄出;1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捐赠将以挂号信方式寄出;100元及其以下的捐赠需要自取,金额可累计集中开具(需提供捐赠截图或银行汇款回单);( 注:1、如该项目达不到原计划募款金额,无法执行该项目,会并入到目的相同或相近的其他公益项目,并向社会公开。2、如该项目有余款,会并入到目的相同或相近的其他公益项目,并向社会公开。)
项目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