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濒危的白唇鹿

时间:2021/09/26

字体:[ ]
64.2K
 

项目内容

项目介绍图片来源于网络白唇鹿又名岩鹿、白鼻鹿、黄鹿,体形高大,体长约2米,通体被毛十分厚密,毛粗硬且无绒毛,毛色在冬夏有差别。鼻端两侧、下唇记下颌白色。在臀部尾巴周围有黄色斑块,因此当地人也称它为“黄臀鹿”。雄性白唇鹿具角,角的主干扁平,故也称其“扁角鹿”。图片来源于网络白唇鹿是一种典型的高寒动物,栖息地海拔在3000-5000米,植被主要是高山针叶林和高山草甸。它们的食物主要是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以集群方式活动,群体的规模因季节和栖息环境的差异而不同。仅在中国有分布,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其边缘地带的高山草原地区,包括了青海、甘肃、四川西部、西藏、云南北部五个省。图片来源于网络白唇鹿浑身都是宝,皮能制革,鹿茸、鹿胎、鹿筋、鹿鞭、鹿尾、鹿心和鹿血都是名贵的药材。自古就是人们狩猎、捕杀的对象。目前分布区都有半野生养殖,野生白唇鹿数量不多。藏族群众多视为“神鹿”,鹿类资源处于自生自灭状态。加上白唇鹿分布区域多属牧区,由于畜牧业扩大,草场退化,严重地影响了它们的活动、食物基地和分布状况,致使青藏高原边缘地带,如四川盆地西缘和甘肃等山地,它们的分布已呈岛状,社群间缺少基因交换,遗传逐渐衰竭。图片来源于网络上世纪50年代,祁连县为发展牧业经济,用网围栏将白唇鹿栖息地封闭,同时捕捉周边分布的白唇鹿,建立鹿场。2005年,几经改革之后,鹿场的资产以及白唇鹿全部分包到户,当时管理部门为了使白唇鹿保持既有数量,曾与承包的农户签订了保持白唇鹿最少数量的协议。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一协议成为一纸空文,原本近300只的白唇鹿到2011年底仅剩107只,分别圈养在4处家庭牧场。到了2013年4月,祁连山地区的白唇鹿数量仅剩37只,种群命运危在旦夕。作为青藏高原标志性的野生动物,如今野生白唇鹿在祁连山基本难觅踪影!白唇鹿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濒危(EN)。项目执行计划1、组建专家团队,深入祁连山针对现有白唇鹿种群活动范围进行调研。2、针对白唇鹿的活动范围建立保护区。3、防止非法盗猎,组建志愿者对保护地进行巡护。4、加大祁连山生态环境的宣传工作,适当畜牧,恢复当地植被资源。关于我们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是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科协主管、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全国性公益公募基金会。其前身为1985年由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吕正操、钱昌照、包尔汉等同志创立的中国麋鹿基金会。中国绿发会是今年9 月1日《慈善法》实施以来全国首批认定公募资格的16家慈善组织之一,长期致力于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绿色发展事业。中国绿发会始终以环境保护为己任,不惧艰难险阻,坚决以法律保障生态环境安全。自2015年,中国绿发会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提起环境公益诉讼,范围涉及海洋污染、破坏人文遗迹、土壤污染、大气污染、危险废弃物非法处置、生态破坏、水污染等各方面,真正做到为人民、为环境。项目预算发票索要说明如果您需要捐赠收据,请将捐款记录截图、捐赠人姓名、捐赠数额、邮寄地点等信息,发送邮件至que@cbcgdf.org,我们的工作人员会为您处理。公益捐赠发票将在每月月底统一开具,并会在次月五号前寄出;5000元以上的捐赠将以快递方式寄出;1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捐赠将以挂号信方式寄出;100元及其以下的捐赠需要自取,金额可累计集中开具(需提供捐赠截图或银行汇款回单);( 注:1、如该项目达不到原计划募款金额,无法执行该项目,会并入到目的相同或相近的其他公益项目,并向社会公开。2、如该项目有余款,会并入到目的相同或相近的其他公益项目,并向社会公开。)

项目背景

【打印本页】
【关闭页面】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