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介绍:
斑鳖(Rafetus swinhoei)中国特有种。分布于长江下游及太湖周围。原产于太湖流域、云南、长江中下游和越南北部,被认为是地球上最濒危的动物之一。然而,很长时间以来,斑鳖一直被误认为鼋,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被确认为独立物种,在此之前,许多被误认为其他物种的斑鳖已经死去。在还剑湖斑鳖之外,人们已知的斑鳖只有三只:苏州动物园的一雌一雄,以及美国研究人员在越南北部同莫湖发现的一只野生斑鳖,16年已经去世。
曾经,它是文学作品的标配,是富贵人家的宠物。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中,贾宝玉说:“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王八,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
(图片来源网络)
成书于道光年间(1821——1850年)的《清嘉录·枫桥倚棹录》有一首《西园观神鼋》诗,记录着“大鼋”在西园寺放生池中自由自在生活的情景:九曲红桥花影浮,西园池内碧如油。劝郎且莫投香饵,好看神鼋自在游。
(图片来源网络)
2.现状:
随着社会的变迁,斑鳖的原生环境在不断地变化:水质变化、湿地退化、河流退化、猎杀——尤其是猎杀,几乎是学界共同认为的斑鳖灭绝因素。在繁殖方式中,斑鳖需要上岸晒背、产卵。一旦被人发现,几乎可以肯定要被带走,或观赏、或杀掉。资料记载,1938年日军侵占苏州期间,就曾经吃过三只苏州动物园里的斑鳖,令人心痛不已。(以上资料来源于网络)
虽然,早在1873年斑鳖就被英国外交官命名。但人类认清它的时间,只有10来年。此前,它一直被认为是鼋或中华鳖,直到2002年后才被确认为有效种。
由于被认为是其他物种,人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斑鳖的悲剧不断发生。
2005年10月,北京动物园的雌性斑鳖离世,距离它从“鼋”正名为“斑鳖”仅一年。2006年12月16日,在上海动物园两栖爬行馆内,一头斑鳖孤寂地死去。在长达34年的时间里,它只能与游客投下的硬币为伴,再未见过同类。临终时,
距离为它“验明正身”还不到3个月。它也是国内最后一次捕捉到的斑鳖。
(上海动物园的雌性斑鳖,1971年10月从云南个旧捕获,图片来源网络)
斑鳖比中华鲟还要珍贵,是龟类中最濒危物种。之前,人工繁育斑鳖的努力均宣告失败。苏州动物园的雌性斑鳖是现存唯一的雌性。这只八十多岁的雌性斑鳖原本在长沙动物园生活了半个世纪,2008年,她来到苏州动物园,与苏州动物园的雄鳖配对。遗憾的是,虽然两只斑鳖成功进行自然交配,但雌鳖产下的卵均未成功孵化。2015年和2016年动物园分别进行过一次人工授精,但遗憾的是都没有成功。有几方面原因,可能是技术不够,也有可能是雄性斑鳖精子活性不够。
(西园寺斑鳖铜像,图片来源网络)
但他们并没有放弃。2017年4月14日,第三次人工授精。从技术上来讲,目前没有更先进的方法。人工授精繁育是对自然繁殖方法的补充和辅助,是科学上的进步,需要支持和鼓励。该方法有助于遗传多样性保护,在一定基础上为物种多样性保护提供可能。
野外是否还有未知种群,确实不能下结论,但已经可以确定的是:野外种群的自我繁殖能力已经丧失了。
(苏州动物园斑鳖池,图片来源网络)
苏州的那对斑鳖夫妇,其实处于相当于人类20——25岁的生育最佳时期,本可以不用借助外力而自然繁育。但遗憾的是,它们出生后没多久,基本就没有见过同类,很多动物自然的天性出现不同程度退化。
在2008年,它们被放在一起饲养后,曾有多次自然交配。不幸的是,受精卵均没能成功变成后代。这就好比,让一个长期独处的男孩、女孩迅速成家,懂得男女之事一样,十分不靠谱。加上,国内对于斑鳖研究起步晚(认定为独立种才起步,也就十多年的时间),繁育技术一直未能有关键性突破。
虽然斑鳖的寿命长达四百岁,如无意外,苏州动物园里的那一对还能再陪伴人类两三百年,但功能性灭绝(种群失去自我繁育后代能力)基本板上钉钉。
(苏州动物园的雄斑鳖,图片来源网络)
(苏州动物园的雌雄斑鳖在池中共处,图片来源网络)
时不我待,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留住珍贵的斑鳖,中国绿发会成立斑鳖工作组开展紧急行动,希望能为保护斑鳖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斑鳖保护的意义在于:为我们提供减缓生物多样性消失速度的重要经验,保护一个物种尤其是旗舰性物种,它牵扯到动物、植物、微生物基因和栖息地等一整体生态系统的保护。每一个旗舰物种,每一个生态系统都是地球生物圈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斑鳖就像保护大熊猫一样重要。人类系统研究、保护各个物种,最终目的其实是为了保护人类自身在地球上繁衍生息。为了能在地球上长久生存下去,必须保护以人类为旗舰物种的系列物种,必须研究对人类至关重要的系列物种栖息地,生命和环境自古以来都是密不可分的状态。
3.我们已经做的事:
绿会已联系两度赴云南的寻鳖工作组,了解情况,争取能够提供支持,继续开展相关工作;同时联系中国绿发会在云南的中华保护地、志愿者,争取帮助、参与寻鳖行动;咨询 联系繁育专家组,争取能够支持他们加强研究、试验力度并建议引进克隆技术;建议参考“中华水鸟保护地·唐山”救助的斑头雁与家鹅繁育出斑头鹅,可积极尝试为中华巨鳖寻找其他可能的伴侣,达成部分基因保护目标。
4.我们要做的事:
第一,在更大范围内动员、支持人民群众、科学家、志愿者参与搜寻,因为斑鳖寿命很长,在广袤的自然界中很可能存在野生个体。这是第一法宝。
第二,对斑鳖可能的栖息地加强保护,是保护斑鳖的基础,同时也为斑鳖等其他物种创造条件。栖息地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一核心环节,新野保法也特别提出栖息地保护和重要栖息地建设。绿会将邀请科学家进一步研究斑鳖可能栖息地的保护。
第三,继续支持已知线索和已知条件。绿会斑鳖工作组人员5月23日前去苏州动物园寻求合作,同园方进行友好交流,但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绿会将继续寻求对已有资源和已知工作的支持。
5.项目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