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官网 )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全国性公益公募基金会,也是2016年9月1日《慈善法》实施后,民政部首批认定的16家慈善组织之一。
1985年,为迎接我国特有物种麋鹿回归,由全国政协副主席吕正操、钱昌照、包尔汉等领导发起、成立了中国麋鹿基金会。经过不懈努力,麋鹿回归、保护取得了巨大成功,被国际公认为物种重引进的成功范例。
随着1992年中国加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及2009年胡德平理事长指出绿色发展的要义后,经国务院批准,我会两次更名为现名,并在胡德平、谢伯阳、周建等理事会领导的带领下,积极、全面落实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指示,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关注、参与相关工作。此外,由十余位院士和近百位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也为我会各项工作提供了科学、先进的指导建议。自成立至今,中国绿发会致力于倡导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环境公共利益,在创新、研究、科普、法治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与支持。
为了响应国家实现“3060”双碳战略目标,进一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中国绿发会设立“大气治理与低碳发展工作委员会”,本委员会的宗旨是传播低碳理念,促进低碳经济、低碳社会发展,助力减碳降污,推动发展模式转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
1. 目标
1)加强碳达峰、碳中和科技研发与科学普及,推广节能技术、环保技术、低碳&零碳产业技术、低碳能源技术等,推动减碳降污协同增效的环境治理,促进大气污染治理领域政策完善和提升。
2)推广大气污染治理及低碳发展领域先进技术和创新技术落地应用。
3)提升公众碳中和及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推动生态系统修复治理,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2. 主要活动
1)联合国际、国内科研机构和大学开展相关研究课题
2)组织专家研讨会、论坛、座谈会和调研等,提出政策建议
3)评估、登记先进技术和创新技术,并进行示范和推广
4)开展城市或区域综合性示范试点
5)开展相关科普教育活动
3. 地址和联络
联系人:
王 静:17319453617, v31@
肖永昌:18518616858,owenhsaw@